中东战火:三个 unprecedented,区别于俄乌冲突
2024年,中东,这片本就不太平的土地,又一次让全世界摁下了暂停键。大伙儿都盯着呢:这次又怎么了?有人说,这是动荡中的常态;也有人觉得,事情有点跑偏,不太对劲。我看啊,用三个前所未有来形容今年中东局势,再贴切不过——时间长得离谱,伤亡惨到心慌,还有,那些从没玩过的新花样,现在居然上桌了。这一年的战火烧得热闹,但冷静下来想想,好像还真没有完全失控。
先来说第一件事:冲突持续的时间,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久。历史课本里写的那些巴以冲突和阿拉伯—以色列战争,你应该多少听过吧?总共打过五场,每次规模都不小。但无论是哪一场,大多都有始有终,有时几个月,有时几年,总归会停歇一下喘口气。而这回呢?15个月!整整15个月啊!这是什么概念?相当于我们熬完了一整个年度剧集,还续订了一季外加番外篇。你说累不累人?
其实,如果再翻翻历史,我们可以发现,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问题根子可深着呢。从1948年建国开始,两边就一直没消停过。但过去好歹还能谈判、休战啥的,而如今这个史上最长的纪录,可真不是光靠嘴皮子能解决的问题。话说回来,为什么这一仗拖这么久还没见个头?答案很简单——双方谁也咽不下那口气,就算是谈,也只是表面文章罢了。所以,这么耗下去,对谁都有损耗,只是看谁更扛得住。
接着聊第二件事: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,惨绝人寰。用数据给大家划重点,加沙地带伤亡人数已经超过十五万,其中四万五千条生命戛然而止,多数还是孩子和妇女。这是什么感受?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破碎,一个未来化为乌有。不信的话,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,一座城市的人口突然间减少十之三四,是怎样一种凄凉画面。而约旦河西岸那边,被抓捕的人超万人,死亡者近五百。同样血淋淋的数据还有黎巴嫩与以色列之间,人们死伤两万多人,其中四千命丧黄泉。
至于以色列国内,也是近年来少见的大出血。据统计,在过去十五个月里,他们共有近一万人受伤,两千多人永远躺在了白布之下。不管你怎么看,这种级别的交锋,都说明问题大条了。如果说以前某方吃亏较多,现在可是同归于尽的节奏。一位目击者曾这样描述:夜晚亮如白昼,到处是爆炸声。这样的景象,说实话,让我起鸡皮疙瘩。
然后再讲第三件标志性事件,也是最具突破性的变化——伊朗跟以色列干脆直接互怼到了彼此家门口。本来嘛,他们俩长期以来斗智斗勇,但大多限于代理人的层面,比如扶持武装组织啥的。然而,今年突然升级成正面对抗,不仅隔空喊话,还动手拆家。这俩国家第一次攻击对方本土,从情报站到导弹袭击,全套服务安排得明明白白。这就相当于是邻居吵架从隔墙骂街变成直接掀房顶,那性质可完全不同哟!
举个例子,今年初的一天,以色列突然派无人机直奔德黑兰目标区,同时伊朗也通过密谋反击搞掉几个重要设施。一问专家,他倒挺淡定,说这种针尖对麦芒早晚要发生,只不过提前预演罢了。不过普通老百姓哪管这些呀,看电视新闻的时候只知道揪心:咋回事?!连自己家都保不了了?
当然啦,有朋友可能会问,中东乱七八糟成这样,会不会引发第六次全面战争呀?这个嘛,我倒觉得暂时不用太担心。目前来看,无论各方折腾得如何厉害,其实背后的红线他们还是摸得到在哪儿。在国际社会压力以及自身资源有限情况下,大规模全面开打基本属于不可承受之重。另外,相比俄乌冲突这种全球博弈主舞台,中东这一轮厮杀虽激烈,却并不足以彻底改变世界格局,更别提颠覆什么霸权结构。因此,即使动荡继续存在,它影响范围也是有限且区域化的。
所以总结起来就是,今年中东简直堪称大型灾难现场,但却意外保持住了一丝理性收敛,并未走向极端失控方向。当然啦,我们不能因此而松懈或麻木,因为每一天都有无辜生命逝去,每一分钟都会酿出新的悲剧。未来怎么办?希望领导人们能够放下执拗坐下来好好聊聊;如果沟通不了,那至少别再拿平民做牺牲品好吗?
参考信息来源:新华社,《2024年中东地区局势分析》。
